“室温超导”如果实现,究竟意味着什么?
前不久,韩国某科研团队发表论文,称可以通过改变性状的铅磷灰石晶体(LK-99),实现“室温超导”。
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大规模的落地应用,仅凭一小块电池,就足以让一辆重型汽车游遍全国,几个月乃至几年都无需充电。
韩国团队发布的论文原文
到那时,加油站乃至绝大部分的石油化工,都将像昔日的马车一样被淘汰。
更不用说手机和电脑,续航力极大提升——这堪称是众多“低头族”的最大福音……
一时间,科学界为之轰动,也让这个尖端科技的名词,成了大众热点新闻。
然而接下来,“室温超导”经历了一波三折:
先是被“证伪”,论文被紧急撤稿,因为截至目前,韩国的研究团队还没有拿出重复试验的一致结果,也就是说,室温超导也许只是一时的奇迹,但可能无法再现。
就在“神话变成笑话”时,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多个科研机构都纷纷表示:
虽然室温超导目前尚无定论,但这项技术确实可能实现;韩国团队的研究,即使没能成功,也可能迈出了一大步。
室温超导很可能会实现,也许那一天并不久远,但究竟哪天到来,无人能够预测。
——不止是室温超导,充满不确定性、一旦落地应用就引发巨大变革的尖端科技,还有很多,包括人工智能(AI)、抗衰老的特效药、克隆技术、转基因……
针对此类,科学史专家江晓原,在《你不了解的真相:江晓原说科学》一书中警告道:
“就像潘多拉魔盒,充满希望,但也有着毁灭性风险,一定要为风险管控,提前充分准备。”
室温超导如果实现,按照一般人的常识看,似乎很难想象有什么危害。
即使超导材料有剧毒,做好密封即可,相比之下大概也不会比含铅的汽油和电池更危险,因为超导意味着近乎无限的循环使用次数。
就像转基因的大米、大豆,也都经过了多次动物实验、和志愿者实验,一次次表明对人体无毒无害,同时,更能抗虫害,产量更高。
更不用说抗衰老的药物和技术(例如细胞冻存和回输):
如果能够实现,人类平均寿命将大幅延长,甚至翻倍。
为此,难免有相当一些人会认为:
“这一切高新技术,都仿佛是现代人类,随时可能喜从天降的福音,何乐而不为?甚至,相关的伦理顾虑,简直就是时代进步、人民幸福的阻碍……”
书中认为,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盲目乐观,并结合历史,敲响了“无害之大害”的警钟。
例如塑料,从19世纪中叶首次合成,到20世纪初大规模生产应用,一次次被证实“无毒无害”,而且成本低廉,价格亲民。
接下来的百余年,塑料确实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。
从去超市买菜的塑料袋,到各种商品的塑料外包装,以及图书的塑封等,塑料制品在当代人的生活中,无处不在。
包括最贴近人体的医疗领域,注射的针管、抽血和输液的软管,都是塑料。
然而,塑料具有超稳定性——依靠除高温外的普通方式,很难降解,目前的塑料制品如果不作处理,足以“永垂不朽”上亿年。
大量的塑料袋、塑料碎片,进入江海和林区,被野生动物不经意吃进体内,根本无法消化。这对生态造成了始料不及的巨大破坏。
尤其是,“塑料对人体无害”,近年来也被一次次证伪。
大量塑料进入江海和土地,虽然很难被降解,但分子的运动,让一些塑料微粒,混入了水土之中。
这些塑料微粒的含量,随着塑料工业的蓬勃发展,变得越来越高。
这导致每个人都难免将大量的塑料微粒摄入体内,而进入人体的塑料微粒无法被消化,其中的一部分,难免无法排出,在体内不断沉积。
如今,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塑料微粒,如国被整合起来,几乎相当于一张信用卡!
这就为人类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,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伤害,和难以预期的隐患。
上述种种,是百余年前乃至几十年前,谁也想不到的,因为在当时条件下,和较短时期看,塑料的长期“大害”,小到无法洞察。
但积小成大,如今塑料已经成为当代的顽疾,也许几百年后,都难以“把屁股擦干净”。
“一只蝴蝶的翅膀震动,从理论上看,足以导致千百公里外的一场风暴。”
科技的发展,尤其是“改天换地”的新技术,更可能出现类似的蝴蝶效应。
由于跨越了多个学科和领域,其风险隐患,往往既难以预料,又在突然降临后,影响深远。
书中结合近十几年来的“移动互联网”发展历程,慨叹道:
“人类在万众狂欢中,不知不觉埋下自我毁灭的种子;如今看来,如果继续任由种子不断生根发芽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移动互联网的种种巨大便利,我们无需赘述。
但同时,也让不低于半数以上的人口——尤其是青壮年——在此前十年内,发生了神经乃至人格层面的深刻改变。
“几个月乃至几年,也读不完一本书——尤其是有深度的书;”
“思考问题跟着网上的节奏,一言不合就勃然大怒,迫不及待地诉诸奚落、谩骂的留言,乃至罗织举报;”
“购物乃至吃饭,习惯性地用手机,让一切成品都立刻送到家门口;”
“网络化的人际交往,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面对面交流,甚至谈恋爱都无需肌肤触感……”
——不得不承认,当上述情况越发普遍,恐怕意味着,当代人的神经系统,尤其是和外界环境相交互的“刺激-反应”模式,和之前相比,已经发生很大变化。
例如网上的美颜照片,乃至AI合成的帅哥美女,足以比真实的人,对众多同类更具吸引力,真可谓“假作真时真亦假”。
对这一切,大多数人都浑然不觉。
近年来的生物学表明,一些后天习得的因素,也可能以某种形式,遗传给后代——这就是和孟德尔经典遗传学相平行的“表观遗传学”。
可以断言,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在这十几年来给很多人带来的身心巨变,难免以某些既确凿无疑又难以预判的方式,在下一代、下下代的基因中,留下种种长久的烙印。
毫不夸张地讲,这意味着“什么才是人”的定义,都发生了改变。
其中会不会包含着具有毁灭性的“不定时炸弹”呢?
谁能预测人类的明天,将何去何从!
书中希望,对各种具有颠覆性的新型技术,最好能给这个潘多拉魔盒,加个“安全阀”。
科学界、伦理学界乃至社会各界,要先对其中的风险,通过头脑风暴和广泛的跨学科互动,尤其是平等、坦诚的交流,尽可能充分地遇见到、列举到。
进而出台相关政策,对风险因素进行管控,相关技术从出现到的大规模应用,这个过程不妨放缓。
因为长期、全面的稳健,远比一时的局部刺激(哪怕再“爽”),都更要紧得多。
包括室温超导,如果得以实现,手机、电脑将无限续航,甚至无限存储。
到那时,和虚拟的网络人物谈恋爱,包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电刺激手段,获得以假乱真的肌肤触感,都在技术上变得大有可能。
甚至即使地震来了、洪水来了,某些宅男宅女,都可能懒得逃生:
因为只要躺在床上打开手机,戴上虚拟现实的装备,就感受不到真实的危险和痛苦;
直到即将被灾难吞没的最后一刻,依然可以沉浸在“永生”和“极乐”的幻象之中。
——这无疑意味着人类的退化,彻底沦为科技工具的奴隶。
而这一切,都并不难预见,也是可以提早做好准备的。
准备越充分,兼具风险和希望的新兴技术或曰潘多拉魔盒,一旦突然降临,其破坏性后果,就有望少一些,最好能够控制在一个较小的程度之内。
如果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,那么至少,不要为了捡起新的芝麻,摔掉我们手中已有的西瓜。
对各类新兴技术,少一些想当然的乐观,多一些“保守态度”和“怀疑主义”,未尝不是更加理智的表现……
推 荐 阅 读
▼
(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)
好看的人都在看